找到相关内容421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支娄迦谶是汉地最初传译大乘经典的著名译师

    ,妙有为用,心本无作,道常无念。即可体悟三明,心通八解,证人涅架。因此说,本《经》是般若波罗蜜的骨干、是菩萨道、大乘法。此外,在本《经》的《怛竭优婆夷品》中说:“弥勒菩萨近在前,旦暮当补佛处”。“弥勒...

    肖 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23561577.html
  • 玄奘寂年岁数新证

    若言作清净持戒不﹖舍戒时一心如法还戒不﹖三衣钵具不﹖」这十七项中,年满二十是第二项,可见有部亦极注重年满二十的条件。 末论大众部的摩诃僧祇律。僧祇律卷廿三明杂诵跋渠法之一,载受具足的条件时云﹕「...

    石万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1961677.html
  • 玄奘在国外其他关于玄奘法师印度求法的行程

    出境。” ,  法师见王送沙弥及国书绫绢等至,惭其优饯之厚,上启谢曰:  “奘闻江海遐深,济之者必凭舟械;群生滞惑,导之者定假圣言。是以如来运一子之大悲,生兹秽土;镜三明之慧日,朗此幽昏。慈云荫有...

    王邦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51561738.html
  • 长老偈·长老尼偈故事(1)

    三明。  观知微妙法,佛教已持行。  《长老偈》是佛陀声闻弟子诵出的一部诗歌总集 ⑦  佛陀入灭后,僧团似乎很快走向了腐败堕落,持正法者日少,逐名利者渐多,这很自然地引起了长老们的不满和忧虑,并且反映...

    释果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74562390.html
  • 从一念三千诠释天台的环保观

    ……若二乘不为化物,不须此观,菩萨弘济必须此观……;二明修入假之观者,入假有二种,一者入见假一切法,二者入爱假一切法,……菩萨住深禅定知空非空,具大慈悲,观假见假……三明观成化物者,菩萨从空入假修证,...

    释坚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64262695.html
  • 禅观与念佛

    日夜勤修行。”15   “且能知苦谛, 集谛和灭谛。   灭苦八正道, 四谛皆知悉。”16   “参禅不放逸, 诸漏皆已断。   已经得三明,...

    方广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90263400.html
  • 从演译杂阿含经论原始佛教禅定学的特质与意义

    “得四禅”而  后漏尽解脱。或说具三明,或说得六通,主要是尽漏的明  慧。依此四点,在解脱道中,四禅是佛说定法的根本,这  应该是无可怀疑的!  因此,九次第定又以四禅(初、二、三、四禅)为根本。其中...

    黄连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3564116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学通释(2)

    唯一境,不尔见道历观诸谛前后境别应无等持。”当知正定亦名神足,由定离障令心自在,欲勤心观神境靡测,是定力故。故此静虑以离烦恼寂静而住为第一义。但不为烦恼所动,虽五眼三明,神通变化,造作胜业,愈见其定力之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864815.html
  •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略疏

    欢悦深乐求法。舍利弗!若萨成就如是四法,得此陀罗尼。  初二明不贪行,三明不嗔行,四明不痴行。爱欲者著自荣华,嫉护者不耐他荣。以不贪故,不复染著世间利乐,自不希求,于他利乐能随喜也。以不嗔故,于诸众生有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3765296.html
  •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义疏(1)

    轨,常者三世诸佛所恒宣也。  第二辨体者,体是主质,一切诸经莫不以实相为体,于法身则尊贵斯极,于般若则穷源极底,于解脱则通达无壅,是经体也。  第三明宗者,宗乃旨趣所归,是经以修心妙观能灭三障为经宗也...瑜伽师地论》卷三十八云:“言无虚妄,故名如来。”已得一切所应得义,应作世间无上福田,为一切恭敬供养,是故名应供。如其胜义觉诸法故,名正等觉。明谓三明行。如经说止观二品极善圆满,是故说名明行圆满,上升最极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4465303.html